南京首个3D打印车棚亮相研创园
南京首个3D打印车棚亮相研创园
黑白色调,曲面造型,29日,南京首个混凝土3D打印车棚在江北新区研创园落地,为构建安全可靠的电动车棚进行了有益探索,而从材料运至现场到完成组装,耗时仅2个半小时。
机器吊装3D打印车棚构件。
在云居街8849人才公寓外路边,记者看到大型吊车正将一块块混凝土构件吊运至场地内,再将其扶正。这些构件一共6块,均呈弧形,色调为水泥原色,表面也呈条纹状。工人现场配合构件摆放。
“这就是3D打印建筑的特点。”南京嘉翼精密机器制造公司现场负责人李铭熙告诉记者,车棚构件均在工厂采用工业机器人打印完成。
工厂3D打印建筑构件。
打印头如同蛋糕裱花一般,把柔软的混凝土挤出,一层层堆叠,最终形成想要的车棚构件。此次试点设在研创园的打印车棚长6米,宽2.2米,可配置智能充电和消防设施,服务于区域市民停放非机动车需求。人机配合,组装3D打印车棚。
“我们前期调研发现,传统停车棚一般为轻钢结构+张拉膜。张拉膜多为塑料材质,易老化且具有易燃性。”南京嘉翼公司董事长李进向记者介绍,在市建委的指导下,他们与研创园合作,并依托东南大学张亚梅教授团队,研发出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车棚材料。车棚整体拼接成型。
这种混凝土3D打印车棚能够作为阻燃材料,使用寿命可达40年。依托智能建造的优势,车棚可根据应用场景个性化定制,自由组合,可大可小,打破场地制约。而其经济型车棚造价每米2000多元,与传统车棚造价基本相当,具有可推广复制的优势。
喷漆后的车棚成品。可灵活组合的3D打印车棚效果图。企业供图
“3D打印大量采用建筑垃圾原料,实现资源化利用,这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建筑产业绿色、科技的重要表现。”李进表示,首个车棚完成后,他们将总结经验,继续升级,为韧性城市的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元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图/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