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南京3D打印建筑产业首次出海

(本文全文及图片转发自紫金山新闻 2023-10-29 09:18报道)

 

“我刚从阿布扎比回来,过几天还要赶过去,设备已经运到,各项工作也将全面展开。”近日,南京嘉翼精密机器制造公司海外公司负责人王欢说道。近期,该公司正式入住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发挥3D打印绿色建材优势,为西亚国家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

当地人士在园区见证3D打印景观构件。企业供图

谈起此次出海,王欢说这也是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兑现。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公司致力于研发工业机器人、新材料,与东南大学、江北研创园合作,推动3D打印技术更新换代,为行业建立标准。

六合灵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印的二层小楼

今年,南京六合灵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可居住、可交付使用的整体3D打印二层建筑。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广场的白色圆形建筑,则是全国首例3D打印的全装配式建筑。此外,公司生产的公交站台、桥梁、门卫房、垃圾分类站房等,这些3D打印产品已经走出南京,在全国应用。

六合厂区,3D打印公园景观构件

立足南京、覆盖全国,企业开始了走出去的第三步战略。今年3月,为期三天的中国工业品展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南京嘉翼带着3D打印机器与产品,与50余家企业在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集中展示新成果、新技术。“反响非常好!”王欢回忆当时的情景,许多国外企业对3D打印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迪拜市投资发展局官员连续两天来到展区深度沟通。

李进在园区与当地人士交流3D打印技术。企业供图

回国后,公司董事长李进带队再赴阿布扎比,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打印市政景观构件。“我们打印了花坛、树篦子等设施,让对方很看好这项技术。” 李进说道,迪拜正在实施3D打印战略,2030年25%的建筑将由3D打印。这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但在建筑垃圾处理上,城市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堆出了四座高大的垃圾山。“而把建筑垃圾作为3D打印材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李进表示,推动中国先进的3D打印技术出海,也将为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为阿联酋城市设计的3D打印雕塑座椅

9月,南京嘉翼正式签约,进驻阿布扎比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从首次接触到落地,仅用时半年。“我们是首个进入园区的南京企业,将在满眼黄沙的空间里,利用3D打印技术,打造一个公园化的绿色园区。”李进表示,同时,他们已与迪拜签约,破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让更多的绿色低碳3D打印公园、建筑出现在迪拜街头。“一条生产线投用后,预估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可达50-60万吨,年利润可达到5000万元左右。” 李进对企业首次出海充满信心,期待与示范园一起高水平推进绿色园区建设,打造中阿合作典范项目。

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被国家发改委明确为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中江国际集团联合省内相关园区共同组建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记者了解到,园区已签约土地租赁项目6个、厂房租赁项目5个。

记者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近年来,该市大力支持建筑业企业跟踪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热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部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指导、项目咨询、风险提示等全方位协调服务。鼓励具有海外业务能力的建筑业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合作“出海”,大力推动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建营一体化等。

根据2022年的最新统计,南京51家建筑企业涉及海外业务,去年营收超过96亿元人民币,蝉联江苏省首位,占全省年度完成境外营业额的31.24%。今年上半年召开的2023年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南京市建委提出,要引导企业紧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投资方向,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大力拓展境外市场。未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有更多的南京企业参与其中,讲好南京故事、中国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宁建轩 图/文

 

 

相关资讯